×

微量水分测定仪技术综述与应用指南

文章来源:后王电子    时间:2025-09-18 17:42:06

微量水分测定仪技术综述与应用指南

一、技术背景与发展历程

1935年,卡尔-费休(Karl Fischer)首次提出利用容量分析法测定水分,该方法后被纳入国家标准GB6283《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》中的目测法,仅适用于无色液体。随后发展为电量法,并进一步结合库仑计技术形成库仑法,被收录于GB7600《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(库仑法)》。目前,容量法涵盖目测法与电量法,成为微量水分测定的核心方法。

二、仪器概述

微量水分测定仪基于卡尔-费休库仑滴定法原理,能够快速、精确测定液体、气体及固体样品中的微量水分,测量范围覆盖0.1 ppm至5%含水量。该仪器具备高灵敏度、高精度、高再现性及低功耗节能设计,符合多项国家标准,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质量控制和科学研究。微量水分测定仪

三、适用范围

微量水分测定仪适用于以下领域:

- 电力行业:变压器油、绝缘油等水分监测

- 石油化工:原油、溶剂、添加剂等水分分析

- 制药行业:原料药、制剂、中间体的水分控制

- 食品工业:食品原料、成品中的水分含量检测

- 环保监测:大气湿度、废气中水分的测量

- 科研领域:材料科学、生物医学等实验室研究

四、工作原理与反应机制

卡尔-费休电量法采用含碘、二氧化硫、吡啶和甲醇的试剂溶液。其核心反应如下:

1. 水分参与反应:

ce{H2O + I2 + SO2 + 3C5H5N -> 2C5H5N·HI + C5H5N·SO3}

2. 副反应转化:

ce{C5H5N·SO3 + CH3OH -> C5H5N·HSO4CH3}

3. 电解过程:

- 阳极:(ce{2I- - 2e -> I2})

- 阴极:(ce{2H+ + 2e -> H2↑})

电解生成的碘与水分反应,直至水分完全消耗。通过检测电解电量(Q),依据法拉第定律计算水分含量(W):

W = frac{Q}{10.722}

其中,(W) 为水分含量(微克),(Q) 为电解电量(毫库仑)。仪器通过微电脑自动控制,直接显示水分含量(单位可选mg/L、μg、ppm或百分比)。

微量水分测定仪技术参数:

滴定方式

微处理机电量滴定(库伦法)

显示

LCD8寸彩色触摸屏

电解电流控制

0~400mA自动控制

仪器精度

3μg~1mgH2O土2μg 、 1mgH2O以上为≤±0.2%(不含进样误差)

测量范围

3ug~100mg

分辨率

0.1μg

操作

触摸屏

打印机

热敏打印机

使用环境温度

(5~40)℃

使用环境湿度

≤85%RH(无冷凝)

电源电压

AC220V±10%,50Hz±10%

功耗消耗

≤100W

外形尺寸

380mm×250mm×200mm

重量

5.2kg


五、产品特点与优势

- 高精度与自动化:采用数字控制技术,实现自动滴定与终点判断,减少人为误差。

- 宽范围适用:可检测多种物态(液、气、固)及复杂基质样品。

-用户友好设计:大屏显示、数据存储与导出功能,支持多单位切换。

- 合规性强:符合GB、ISO等国内外标准,适用于质量控制与认证需求。

六、典型应用场景

1. 化工产品:监测有机溶剂、酸类、酯类等水分含量,确保合成反应效率与产品纯度。

2. 药品质量控制:测定原料药及制剂的水分,避免水解导致的药效下降。

3. 食品安全:检测油脂、糖果、乳制品等的水分活度,延长保质期。

4. 能源行业:监控燃油、润滑油中的水分,防止设备腐蚀与故障。

七、总结

微量水分测定仪作为卡尔-费休法的现代化实现,将经典化学原理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,成为各行业水分分析的核心工具。其高可靠性、宽适用性与操作便捷性,使其在质量控制、科研创新及流程优化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。

上一个:超越传统,定义精准-后王固含量快速检测仪,实验室级的效率革命 下一个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