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综合防控及从国家标准到快速检测解决方案
《饲料卫生标准》(GB 13078—2017)是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,明确规定了饲料原料及产品中无机污染物、真菌毒素、天然植物毒素、有机氯污染物和微生物污染物等五大类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。该标准以法规形式切实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、消费者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,对加强行业科学监管、推动饲料工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真菌毒素中,黄曲霉毒素因其强毒性和强致癌性受到广泛关注。我国多项标准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作出严格规定
- GB 2761—2011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》
规定玉米、花生仁、花生油及相应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(AFB1)不得超过20 μg/kg;大米及其他食用油中不得超过10 μg/kg;其他粮食、豆类和发酵食品中不得超过5 μg/kg;婴儿代乳食品中不得检出。
- GB 9676—88《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限量卫生标准》
规定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(AFM1)含量不得超过0.5 μg/kg。
在检测方法方面,我国目前已建立多种黄曲霉毒素测定方法,涵盖薄层层析法、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、放射免疫分析法(RIA)、酶联免疫吸附法(ELISA)、免疫层析法、微柱筛选法及金标试纸法等。相关国家标准包括:
- GB/T 5009.22—199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₁的测定方法
- GB/T 5009.23—199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₁、B₂、G₁、G₂的测定方法
- GB/T 5009.24—199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₁与B₁的测定方法
此外,卫生部于1990年发布《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》,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与流通中黄曲霉毒素的管控。
为适应快速、准确的检测需求,黄曲霉毒素检测仪应运而生。该类仪器可高效定量检测粮食、饲料、食用油、食品及农产品中的AFB1、AFM1等真菌毒素,检测结果符合GB 13078—2017、GB 2716—2005、GB 2761—2011等国家标准要求,广泛应用于粮油监测中心、饲料与食品加工企业、养殖场、市场监管等领域。
黄曲霉毒素检测仪主要特点:
1.操作便捷:统一标准化前处理流程,单次提取可完成多项指标检测;
2.光源寿命长:采用高性能LED光源与金属丝杆结构,非连续工作模式,使用寿命可达10年;
3.人性化界面:7英寸液晶触摸屏,中文显示,读数准确直观;
4.数据管理完善:支持大容量数据存储,配备USB及RS232接口,可外接微型打印机实时输出结果;
5.联网与通信功能:支持WiFi及有线网络传输,便于数据远程管理(可选配);
6.温控培养装置:内置六通道试剂温度控制系统,有效排除环境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干扰;
7.防尘设计:采用封闭式检测仓结构,避免灰尘侵入,延长仪器使用寿命;
8.配套齐全:提供仪器、试剂与耗材一站式解决方案,开机即用;
9.内置标准曲线:通过ID卡直接导入标准曲线,无需现场标定,减少毒素接触,保障操作人员安全。
该检测仪具备高准确性、高效率和良好的适用性,是实现黄曲霉毒素快速筛查与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,对保障食品安全和饲料卫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。